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5月14日,四川省攀西监狱“青松工作室”受邀来院,围绕榜样教育、志愿服务和大思政建设,开展“先进事迹分享会”“警徽里的思政课”专题宣讲及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交流会,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堂有方向、有深度、有情怀的精彩思政课。
一、榜样现身说法,汇聚育人力量
在上午举行的“承继荣光 逐梦未来”刘青松先进事迹分享会上,四川省攀西监狱“青松工作室”负责人刘青松同志围绕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家庭帮扶与社会资源链接等实践经验,讲述其十五年坚守一线、服务特殊群体的真实故事。他以“青松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团队长期开展困难服刑人员家庭的帮扶引导,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与使命担当,引发现场强烈共鸣。
二、思政艺术融合,打开教育新场域
在“警徽里的思政课”宣讲环节,攀西监狱宣讲团以音乐作品为载体,通过红色旋律与榜样故事的结合,讲述革命先辈与时代楷模的精神力量。课堂涵盖李大钊、陈延年、焦裕禄、黄继光等人物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人民立场。课程还融入四川监狱系统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使学生在沉浸式聆听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艺术感召中坚定理想信仰。
三、任务协作推进,共建实践平台
当日下午,学院与“青松工作室”组织召开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交流会。学院团委系统介绍了“12345”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及“青春辉映夕阳红”“情有毒终”等特色品牌项目,展示了长期以来校地协同共育的积极成果。
会议现场举行了“大思政实践育人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将围绕志愿队伍共建、资源共享、学生实习实践等任务形成合作机制,重点探索“德阳本地化+凉山回流型”志愿服务模式,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共同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本次系列活动,是学校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生动实践,也是行业单位与高校聚力育才、资源互促的良好范式。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攀西监狱“青松工作室”的合作联系,共同打造具备延续性、体系化的育人项目,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